中国人皮肤并不黄为啥会被称作黄种人?网友剖析一针见血,太真实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7:38    点击次数:201

导读

你有没有想过,肤色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标签?在这篇中,作者深入探讨了不同肤色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审美差异,尤其是白人肤色的独特之处。你会发现,白人并不总是追求那种“洁白无瑕”的肤色,反而更青睐健康的小麦色肌肤。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文化观念?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肤色的秘密!

白人肤色

在我们的印象里,白人是这样子的,他们的肤色纯粹到让人觉得不真实,就像刚刚洗完的白床单,甚至还带着一点儿光泽。这种肤色在西方社会里并不是特别受欢迎,很多白人都会通过晒太阳来改变自己的肤色,他们希望自己的皮肤看起来更健康,更有活力,更像小麦一样,因为在西方社会里,黑人的肤色才是真正的美学价值。

其实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一种肤色,白色、黑色、黄色,各种肤色在这个社会中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,我们不应该因为肤色的不同而歧视对方,反而应该对这种差异表现出欣赏的态度。

还有人说人的肤色会随着天气变化而改变,我们都知道太阳越大,人越晒,皮肤越黑,这个道理大家都懂。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是,晴天人的皮肤越白,阴天越偏黄黑,这种肤色变化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,叫橄榶皮。

虽然这个说法的依据并不充分,但是很多人都表示认同,尤其是在东方大国人的审美里面,我们更喜欢那种白里透红的肤色,那种感觉就像是樱花盛开的时候,粉嫩娇艳,令人心动。

而白人社会里面,则更喜欢小麦色的肌肤,在他们看来,那才是真正的健康美,而不是那种白得让人觉得像鬼的肤色。很显然,我们的审美取向是完全相反的,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贬低哪一种肤色,而是要强调,人类的肤色差异化,是人类这个大家庭最应该珍惜的宝贵财富。

健康与环境

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,把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分成两组,一组把他们放在阳光下,让他们尽情地晒太阳,另一组则把他们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。结果发现,那些来自阳光充足地区的人,在晒太阳的时候,皮肤会变得非常黑,而当他们进入到阴暗的环境中时,皮肤又会迅速变回原来的颜色。

而那些来自阴暗地区的人,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中,他们的皮肤颜色都没有太大的变化。这个实验很形象地告诉我们,人的肤色变化确实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但是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提,那就是健康状态。

中医里面就有这样的说法,人的皮肤如果偏黄,那就是肾虚的表现,如果偏红,那就是肝火旺了。如果人的身体状态好,气血运行顺畅,那么皮肤一定是粉嫩的,而如果气血不和,那么皮肤就会显得苍白或者偏黄偏黑,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能理解。

包容与理解

我们今天提到这些,并不是要告诉大家哪个肤色好哪个肤色坏,我们想表达的恰恰相反,我们应该欣赏每一种肤色差异,欣赏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体验。比如黑人的肤色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艺术灵感,在时尚圈里,黑人的肤色才是真正的主角,因为它和各种颜色都能形成很好的对比。

而白人的肌肤在油画艺术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,我们常常能看到画家用夸张的手法来加强模特的肤色,就像是高光处理一样,那种效果让人的心里痒痒的,就非常想要拥有。黄色肌肤的人在东亚国家里面占据绝对的优势,在西方国家里,黄色肌肤甚至是少数派,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关于黄种人的调侃段子,其实大部分都是出于对这种肤色的陌生。

所以无论你是哪一种肤色,都要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,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,让不同肤色的人都能生活得快乐,让这种差异化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好风景。

结语

肤色的差异就像是人类的调色板,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,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。每一种肤色都有它独特的美,我们应该互相欣赏、互相尊重,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比较。你觉得肤色的美应该如何定义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别忘了点赞支持哦!



热点资讯

梁兴初灵堂前,老部下痛哭说,当年你挨骂,全是因为我

1985年10月5日,开国中将梁兴初因病逝世,终年73岁。当这个悲痛的消息传来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踉踉跄跄地赶到灵堂,扑在棺木上痛哭失声:老军长啊!当年彭总骂您,都是因为我啊!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,时任38军军长的梁兴初被彭德怀元帅严厉训斥的故事广为人知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这位铁血将军其实是在为部下背黑锅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 1950年10月23日,38军作为首批入朝部队跨过鸭绿江。谁也没想到,这支英雄部队刚踏上朝鲜土地就遭遇了一连串意外。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奉命率部乘火车赶往前线,但...

相关资讯